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81章 炮击忽鲁谟斯

第381章 炮击忽鲁谟斯(2/4)

目录

亦失哈见状没有多说,朱高煦见亦失哈不说话也没有跟着继续说下去。

过了片刻,他才拿起了朱笔,同时开口道:“与他们相比,遵义府那群人倒是显得格外不错了。”

“对了,那个知府叫徐什么来着?”

虽说记忆力超群,可随着每日公文处理加多,朱高煦有时候也会想不起来一些细微的小事。

“徐硕,山东迁徙吉林城出身。”亦失哈提醒道。

“嗯。”朱高煦颔首:“最近干得如何?”

“蹇义上奏的奏疏中,遵义府的情况十分不错。”亦失哈介绍道:

“那人在春耕之后雇佣百姓修路,准备将遵义通往重庆府的道路扩宽,同时在修路工人领取工钱时,以官盐十五文的价格贩卖官盐。”

“这一来一去,居然让其支撑着修了十里路,而且还是殿下拨给钱粮未到的情况下。”

“原本的路不过两丈宽,并且还有许多不足一丈的崎岖处。”

“如今道路被往里扩宽三尺,许多崎岖处也被炸平。”

“播州杨家开发的铁矿都被他接手,并在当地寻到了石灰岩,看样子是准备弄炼铁场和水泥工场了。”

亦失哈毫不吝啬的将遵义府发生的大部分事情介绍出来,朱高煦听后也感到诧异:“他上任多久了?”

“不到半个月”亦失哈的回答让朱高煦来了兴致。

“不到半個月的时间,居然能做这么多事情,这些事情若是给其它官员做,恐怕没有三个月不见成效。”

“若是我大明朝的官员,都能有这徐硕的干劲,那新政也不用推行了,各府县各自发展也能让朝廷繁荣昌盛。”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很满意徐硕这个人,同时也抬手道:

“让蹇义再给他调拨十万斤盐,另外加大四川的盐产,对前往贵州贩卖食盐的盐商也加以警告,贵州之盐价不得超过二十文。”

“运往朵甘、乌斯藏的盐则是依旧使用开中法,运粮前往朵甘,根据距离按照五到十石粮的标准给盐一引,运粮前往乌斯藏,根据距离按照二石到五石粮给盐一引。”

盐一引四百斤,按照贵州最高不得超过二十文的盐价,一引盐就是八贯钱,而一石粮从四川购买则是三百八十文。

朱高煦仔细算过,从成都买米十五石运往三塘、道坞等县能送抵十石,运往昌都则能剩八石,运往那曲能剩下五石,运往喇萨则是三石,运抵日喀则则是两石。

就这,还是木土、刘昭、李英这两年来招抚当地番人修路的结果。

如果按照之前的道路情况,从成都出发的十五石粮食,运抵日喀则时能剩一石就不错了。

“去年西番之地,耗费军饷、粮食多少?”

朱高煦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则是前往书架,熟练的从中翻找出了一本文册。

“军饷和粮食、赏钱合计是二十万四千贯,一百二十四万石。”

“如果还要算上雇佣当地番人修路的耗费,那合计耗费三十六万九千余贯,粮二百一十六万四千余石。”

亦失哈说罢,不由得继续道:“庙堂之上许多官员都对此事诟病颇多,认为无需驻扎如此多兵马。”

“你觉得呢?”朱高煦反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却道:

“奴婢觉得耗费确实很大,不过去年西番之地纳马赋五万六千余匹,且仅是朵甘和半个乌斯藏的马赋。”

“光是这五万六千余匹马,其价值便不下五十万贯,也能补贴许多。”

“若是把大军减少,恐怕不一定能有如此多的马赋,许多部落也会对朝廷阳奉阴违,如洪武年间一样。”

亦失哈的想法依旧与朱高煦默契,西番的支出虽然大,但获得的马匹也多。

在明军驻扎的驿站附近,没有哪一个部落敢于置之不理朝廷的马赋政策,每个部落每年都将马匹交付各地驻军,驻军则是回赐茶叶。

这看上去是在贸易,但实际上获利的一方是明军。

仅过去三年,大明从西番获马数量便已经不下十万匹,大多都可以作为乘马乘骑。

“你能这么想就好。”朱高煦颔首,紧接着拿起了两份奏疏:

“这是建州左卫和建州中卫的阿哈出与猛哥帖木儿奏疏,以及鲸海卫指挥使郑峻的奏疏。”

“建州左卫和建州中卫已经招抚了东海府地区的绝大多数女真,他们上奏麾下有四千六百余户,兵丁三千七百余人。”

“不过郑峻的奏疏中却说他们麾下养有夷丁五千余人,请朝廷警惕。”

“朝鲜那边已经几年没有动静,因此我准备让陈昶率兵前往东海府,在合兰、双城、海阳修建城池,实控地方。”

朱高煦懒得和朝鲜扯皮,反正法理在他这边,现在率兵掌控东海府,顺带管辖猛哥帖木儿等人刚好是时候。

“那奴婢现在就派人去给肇州侯陈昶传信。”

亦失哈见状,提笔写下东宫教令,随后让人将教令下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农女多娇媚 大夏摄政王 曲轻歌谢尘暄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王悍苏祈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 嫡女重生嫁渣男死对头夺他江山曲轻歌谢尘暄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 天机之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