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419章 亦步亦趋

第419章 亦步亦趋(2/2)

目录

朱高煦合上《黄册》,对夏原吉和郭资开口道:“这些人,罪大恶极者流放福建琉球府,次之流放贵州,再末流放甘、肃、瓜、沙之地。”

“殿下……”听到朱高煦的流放方向,夏原吉作揖道:

“其它地方臣没有意见,主要是西北的瓜沙之地,是否迁移太多人口前往了?”

“今年朝廷光是维持现有的瓜沙二州四万余口,便已经调粮二十余万石,当地情况恐怕很难自给自足。”

千年时间过去,西北之地的环境恶化比之后世还要严重。

后世的敦煌、瓜州还能看到许多绿色,但在这个时代,那种场景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河流附近,也顶多有些绿草,根本不会有太多树木,毕竟树木不仅是建筑材料,还是供人取暖燃料。

如果不是朱高煦在瓜沙之地指出了煤矿,那二州的四万余百姓光是烧水做饭的燃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二州虽然耗费不少,但毕竟是朝廷进入哈密的跳板。”

“这次趁着父亲北上,我准备派郭镛率骑兵三千,护送脱脱前往哈密,并担任朝廷在哈密的卫指挥使,册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伯,将其内迁至兰州,赏庄田三千亩。”

朱高煦要对哈密卫下手,哪怕当地的安克帖木儿对大明态度不错,但这块地方始终被他们所掌握,而非明军。

唯有让明军在当地驻扎,利用水泥修建地下水渠和坎儿井,一点点在哈密恢复生态,耕种作物才行。

哈密也有煤矿,有煤矿和混凝土,那树木的建筑和燃料作用就不大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种植作物,将秸秆弄成草方格固沙,然后种植防沙林就容易许多。

“若是拿下哈密,那户部这边……”

夏原吉有些踌躇,毕竟维持瓜沙的难度就这么多,距离瓜沙还有五六百里的哈密就更难了。

“哈密内迁后,朝廷在当地只需要留驻一千兵马就足够,虽然有六百里戈壁滩,但之后瓜沙的兵马可以调往肃州以东,只需要各保留一个千户就足够。”

朱高煦向夏原吉解释着,夏原吉闻言也松了一口气。

当下的瓜沙驻扎一个卫的兵马,按照朱高煦说的,战后瓜沙加上哈密顶多三千兵马,虽然后勤压力增加了,但至少没有预估的那么大压力。

“既然如此,臣便不再多说了。”

夏原吉放下了作揖的手,朱高煦见状则是询问:“今年户部积欠多少,各库之中还有多少?”

“今年户部积欠钱粮折色后约七百万贯,各库之中钱粮香料折色后尚有二千七百余万贯,不过其中有八百余万贯是黄金。”

郭资提醒了朱高煦,如今大明库存的黄金数量已然不少,足有八十四万余两。

这还是户部没怎么用心收集的情况下,如果户部用心搜集,那还能更多。

“黄金虽然很重要,但必要时刻也可以用出去,不用专门提醒。”

朱高煦又不准备在现在就搞金本位,所以黄金对于他来说也是救急的东西。

过后三年的财政压力会很大,可一旦渡过这三年,大明的财政压力就会逐渐变小,达到最后的收支平衡。

“户部有没有计算过,这些年永乐通宝一共发行了多少,各类钱币收集毁铸了多少?”

朱高煦靠在椅子上询问夏原吉和郭资,之所以询问两人,是因为永乐通宝从永乐三年开始大规模发行,而当时郭资还不是户部尚书。

“先后八年时间,大约发行八千六百余万贯,具体的情况得拿文册才能了解。”

夏原吉不假思索的开口,同时继续道:“至于上缴毁铸新钱的数量,大概在五千万贯左右。”

“这些情况,户部都有造册,毕竟每年旧钱铸新钱,总归会因为钱币质量不一,从而导致火耗不浅。”

永乐通宝的质量不用多说,由于质量太好,从而导致了市面上敢于仿制永乐通宝的作坊十分稀少。

与其仿制永乐通宝,还不如仿制洪武及前朝的那些古钱币。

“就市面的情况来看,你们觉得,朝廷还要多少年,才能彻底让永乐通宝成为主流?”

朱高煦的话语中总是能蹦出新词,这点夏原吉和郭资已经习惯了。

郭资盘算了一下,估摸着才说道:“上个月吕宋寻到了几座铜矿,按照当地宣慰使许柴佬之言,明年这个时候就能稳定开采数十万斤的铜锭输送京城,几年后可开采百万斤。”

“如果这条消息属实,那朝廷每年就能多铸二三十万贯,算上海外和西南的白银和铜锭,每年新铸七百万贯不成问题,顶多二十年就能占据主流的市场。”

“百万斤?”朱高煦诧异,他虽然知道吕宋铜矿储备很高,但以当下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想在吕宋每年开采上百万斤铜矿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殿下,近来庙堂有不少人弹劾许柴佬……”

朱高煦诧异还没过,一旁夏原吉便说出了庙堂对许柴佬的弹劾内容。

许柴佬毕竟之前是个商人,商人就是逐利的。

历史上的这个时期,吕宋没有任何产出,所以大明也没给许柴佬什么资源。

许柴佬年老之后便从吕宋返回了老家福建,大明在吕宋的统治也随着他率领同乡离开后土崩瓦解。

而今不同,朱高煦点出了吕宋的金铜矿,许柴佬自然也就有了奔头。

加上蒋贵麾下的两卫上万兵马,许柴佬的野心自然也被放大。

吕宋的人口并不算多,发展至今也不过十三万余,自然没有足够的人力去开采矿藏。

不仅不够人力开采,就连开荒都十分缓慢。

正因如此,许柴佬便蛊惑着蒋贵去抓捕土人,利用土人开垦荒地,开发矿藏。

蒋贵倒也没废话,只要能对当地百姓好的事情,他便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因此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大片耕地被开垦,许多矿产被挖掘。

如今的吕宋,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每年给朝廷上缴数万两黄金,数万石税粮。

作为宣慰使,许柴佬虽然不归吏部管,但六军都督府也有自己的考核官。

过往几年,六军都督府的考核官凡是去到吕宋而返回的武官,大多都会上疏吕宋之心,担心苛责土人过甚,引起叛乱。

事实上,他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过去七年时间里,吕宋一共爆发了七十九场叛乱。

要知道即便是拥有文化的安南,过去几年的叛乱也不过才六十二场,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叛乱规模反而越来越小。

但吕宋不同,吕宋的规模一场比一场大,最大的规模便是三个月前发生的黄山之乱。

三十多个土人部落组成四万联军,向吕宋城东部的黄山镇发动袭击。

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袭击,被蒋贵以六百骑兵践踏纵横,三千火枪兵击破。

战后蒋贵以五十二人阵亡,三百三十六人负伤的战绩,成功斩杀七千多土人,俘虏两万余人,其余土人逃入山中。

虽说不赞成蒋贵他们以压榨的方式来治理吕宋,但六军都督府依旧给蒋贵评功,并上呈到了朱高煦面前。

对于蒋贵,朱高煦十分熟悉,也并不觉得他的方式有问题,甚至将他拔擢到了海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位置。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规则,在二十世纪以前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

比起西方殖民者,许柴佬他们在吕宋的那点事情根本不算什么。

别说当下这个十五世纪初期的历史背景,就算到了十八世纪。

如果白人只要求黑人干三年活就还他们自由,还给他们粮食开垦自己的土地,那黑人估计得感动的流眼泪。

相比较之下,许柴佬在吕宋做的事情,朱高煦压根就没放在心上。

正因如此,面对夏原吉的话,朱高煦忍不住摇头道:

“我们汉人有个习惯,但凡瞧对方可怜一些,便会有一群人心生怜悯,从而导致日后灾祸。”

“这样的例子,放在史书之上实在太多太多。”

“这样的错误,我们也不能犯下,避免重蹈覆辙。”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夏原吉闻言则是皱眉道:

“这样的事情只是发生在一地,那尚还好说,可若是置之不理,甚至对许柴佬及蒋贵加官进爵,那臣担心各地会纷纷效仿……”

夏原吉不担心吕宋一地的事情,他是担心吕宋的做法被各地效仿,而这种风气并不太适合治理复杂的地方。

若是在海上还好说,大明藩国众多,可补给的地方也很多,对于一些沿海城镇的叛乱,也可以依仗坚船利炮来进行镇压。

不过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三宣六慰、云桂等地势复杂的地区,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这么说也有几分道理……”

朱高煦放下茶杯,思考过后才说道:“以此为借口,将许柴佬和蒋贵二人今年的考核评为乙等吧。”

“这……太轻了吧?”郭资忍不住开口,夏原吉也皱着眉头。

“在他们的经营下,朝廷和吕宋百姓都获得了好处,苛责太甚也不好。”

朱高煦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见状的夏原吉和郭资也只能无奈叹气。

不多时,他们便改换方向,讨论起了关于西南的问题……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锦鲤福宝:逃荒路上被团宠了 [足球]大聪明 尸香美人 今天的镇守府依旧和平 顾总别虐了,苏小姐要去领证了 苏染汐夏凛枭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苏染汐夏凛枭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我GSD,一剑爆星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 洞房夜给禁欲残王治好隐疾后塌了床苏染汐夏凛枭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