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独治大明 > 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

第五百三十四章 国之基石,谜开传胪(1/2)

目录

若是到蛮夷之地就职,不说那里的生活十分艰苦,跟烟花如画的江南相比简直是地狱和天堂之别,而路途的颠簸更是超乎想象。

像前往美洲大陆都要半年,往返都得花费一年的时间,这跟流放又有多少区别?

偏偏地,前往海外任职同样存在重大的人生机遇。

多少海外归来的将领得到朝廷的重用,在海外任职的官员更是得到高官厚禄,东海总督徐世英现在挂着军机阁阁臣的名头。

他们现在其实所面临的并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目,而是一种人生的选择。

如果他们选择拒绝前往海外任职,那么吏部应该不会违背他们的个人愿意,他们仍旧能够以新科进士的功名进入官场。

只是后果同样显而易见。他们固然可以在国内享受优渥的官员生活,但待遇必定要落后于这帮敢于出海闯荡的同年,将来的仕途亦可能黯然无光。

如今的弘治皇帝是出了名的务实,弘治皇帝当年便打倒纸上治国的清流,而是选择了在地方敢大开杀戒的王越等人。

若是将来朝堂有什么好的位置,那么必定是属于敢于出海为大明开拓的人,而不是安于在国内享乐的不思进取者。

正是如此,偌大的考场足足有六百名考生,但面对一道十分简单的选择题的时候,却是久久不能下笔。

唐寅脸上的轻浮不见了,在一番苦苦抉择后,最终还是在洁白的纸上写下: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虽然他是出了名的轻浮,亦喜欢留连于烟花之地,但其实这些都是表象。

他作为大明王朝的一员,从小接受纯正的华夏教育,自然是想要精忠报国。只是他的诗词和绘画天赋太高,自然难免沉沦在烟花柳巷之中。

此次因自己的狂妄而遭到质疑,更是引发了一场重大舆情,让他见到了人情冷暖,亦是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若不是朝廷清明,天子贤能,那么事情真不知会朝哪边发展。现在有着证明自己的机会,他真的要错过吗?

正是如此,他选择同意前往海外就职,既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抉择,亦是要向世人证明自己并非仅仅只能写诗绘画。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王守仁至今都想着推动大明开发澳洲的铁矿,当即洋洋洒洒地写起文章。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伦文叙同样选择勇于前往海外,在书写的时候,眼睛中闪过一份大义凛然。

他是贫寒的农家子弟,从小见惯了人间疾苦,亦是亲眼见证弘治朝的由衰而盛。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排斥海外,原本广东被视为南夷,但现在广州城的发展其实一点都不比江南差。

虽然前往海外确实比较辛苦,且存在很多未知的危险,但这未尝不是一种新的人生体验,亦将是他成长的一部分。

正是如此,他决定进行一场人生豪赌,亦希望能够从海外给大明王朝的底层百姓带回来更多的资源。

六百名考生陆续落笔,作出了自己的人生的一个抉择。

“父母在,不远游!”

“吾欲静处为美丈夫而已。”

“吾已衰矣,不复能至海外为皇上分忧。”

……

虽然有不少人选择勇于前往海外任职,但大部分的考生并不愿意承担这种风险,而是表达留在国内任职的意愿。

人生就像是一个十字路口,其实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随着试卷纷纷上交,一切都已经是盖棺定论。

跟来时一般,六百名考生排列整齐地走出了午门,从午门离开紫禁城。

“吾与一甲无缘!”

“海外多艰,不去美哉!”

“吾知老时悔恨,然乃不敢往!”

……

很多考生们已经不再抱幻想,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垂头丧气。

一个江西考生心存幻想地道:“没准这第二道题只是例行询问咱们的任职意向,并不计入殿试成绩呢?”

“呵呵……你大概不晓得御书房墙上挂的牌匾写的是啥吧?”一个年长的考生显得嗤之以鼻地道。

江西考生涌起不好的预感,于是认真地询问:“是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长的考生给出答案。

此话一出,周围的考生恍然,但亦是无奈地叹息。

他们遇上百年难得一遇的明君按说是天大的好事,但对一些懒散的人而言,似乎不见得全都是好事,现在的官场着实是太卷了。

随着殿试结束,审卷便是开始了。

由内阁首辅尹台主持,十二位重臣参与其中。

殿试的试卷并不会“誉抄”,仅仅只是糊掉考生的名字,呈到阅卷官手里的是原卷。在理论上,阅卷官可以通过字迹来判定是某位或几位考生的考卷。

只不过殿试的工作量比较少,而时间上很充裕,跟乡试和会试八位同考官瓜分考卷的审阅方式不同,殿试是每个阅卷官都要审阅一遍并评分。

以王守仁为例,即便某位重臣认出王守仁的试卷给了高分,但其他的考官只要不舞弊,那么成绩还是相对客观的。

内阁首辅尹台在开始阅卷之前,直接锤死了某些考生:“咱们的试卷等级分为五等!按咱们刚才所商量的那般,不表达出海任职意愿的考生最高等级只能是四等!”

此话一出,大部分想要安于现状的新科进士注定很难拿到高分了。

“一切依照陛下和元辅安排!”在场的重臣郑重地表态。

虽然第二道考题是皇帝提出的,但他们亦是双手赞成。

因为考试成绩好,便可以安心地呆在舒服的职位等升迁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大明用人更加实用型人才。

现在这帮没有勇气出海的新科进士,只能从更底层做起,而将来大明王朝的国之栋梁将会倾向选用有海外履历的官员。

大明王朝现在选拔人才的方向正在悄然改变,正越来越重视敢于承担责任和努力进取的实干型人才,亦将是大明王朝继续腾飞的引擎。

仅是一日,殿试的名次出炉。

由于他们无权敲定一甲进士的归属,尹直等人在排好其他考生的名次后,便将最优秀的十二份考生试卷捆好交由皇帝定夺。

朱祐樘在看到十二名考生的名字后,注意到竟然有一个出乎意料的名字,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亦按着惯例举行小传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魂穿女修后我搅翻修仙界 重生88狂野年代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李夺七皇子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 李夺七皇子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小说免费阅读全文 李夺七皇子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李夺七皇子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李夺七皇子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 开局一块板,苟成华夏之光 手握百万雄兵皇帝让我交兵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