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权力分割

第四百四十七章 权力分割(2/4)

目录

朱祐樘对中官的信任,也开始打折扣,而且朱祐樘需要张周来清楚和了解整个皇宫体系的运作,并为其注入活力。

等张周请宁瑾坐下来之后,宁瑾虽恭谨,但没有杨鹏那么低声下气,显然宁瑾见识过的权臣太多,也并不觉得就一定需要屈居于张周之下,才能获得地位上的擢升。

“宁公公几时动身?”张周一招手,小酒童长今又过来斟酒。

她一脸迷茫的样子,不觉得这是多大的负担,甚至还在竖着耳朵听张绿水的曲子,想尽早把那些曲调学会。

小长今也是个认真好学的女学生。

宁瑾道:“后日一早前去拜过圣驾,动身向西,一路往大同而去。”

宁瑾卸任御马监太监之后,看似是无官一身轻,但其实他是被委命为“宣大镇守太监”,由他去协助王守仁镇守宣大一线的军务。

御马监出调西北镇守太监,也是有例可循的,就好像当年权倾一时的汪直,也是走的这个路子,很多太监看似风光,但因为很难获得军功,也需要从军务上获得历练和提升。

宁瑾就属于走的“科班”路线,他以往更多是在“从政”,并无军务上实际历练的机会。

这次看似他是被杨鹏取代了,但他获得了获取军功的机会,若是他能在宣大一线,协助王守仁取得军功,那等他再回京城时,地位会远比现在更高更稳……

他跟张周的关系,并不属于敌对,甚至属于“互相利用”。

张周需要宁瑾在太监中的声望,帮他稳定人心,为杨鹏接掌御马监做铺垫,而宁瑾自己则需要张周的威望,来助他获取军功。

要知道,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去跟王守仁混的,现在王守仁算是张周在九边各镇的“话事人”,谁都觉得跟着王守仁混一圈,那功劳蹭蹭就落到头上来了。

“陛下最近在为火筛进兵草原不顺的事而烦忧,火筛已在过去半个月内,六次发信回来,请求大明出兵协同,照最后两封求助的内容,他似乎已经陷入到鞑靼小王子的重围了。”

张周笑着说道。

宁瑾道:“蔡国公之意,是要以西北之兵,对火筛倾囊相助?”

张周问道:“宁公公有何意见?”

“老身……”宁瑾显得很谨慎道,“不敢随便议论如此之大事。”

张周笑道:“总要看情况而定的,对我们来说,狗咬狗一嘴毛才是最好的结果。火筛被鞑靼小王子所灭,是大势所趋,他的部族早已没了先前的锐气,如果都指望大明的火炮、火铳去协助作战,那还用他火筛作何?大明自己就去战了,何须用他?”

宁瑾道:“那就是坐视不理?”

张周微笑摇头道:“这还要看三边秦总制和宣大新建伯等人的决策了,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要看情况而定。”

宁瑾心中奇怪。

他在想,这过去两年,九边各处的战略,不都是出自你的策划和实施?

还是说火筛的段位不够,你就把这种重要的驰援火筛的决策,交给西北边镇的将官了?

张周笑道:“在这里也算是为宁公公你饯行了,待你归来之时,你我再于此把酒言欢。”

“多谢蔡国公提点。”宁瑾也没觉得从张周这里得到什么有效的指点。

但有一点……

看起来张周已经具备了统调他们这些太监的实力,在应付他们方面显得很自然。

他本来还想在张周面前评价一下杨鹏,但想到现在自己跟杨鹏已经成为直接的竞争关系……或许张周这个“上位者”就是想看他跟杨鹏窝里斗呢?

杨鹏说的话,故意让他听到,回头再对他鼓励一番,让他去大同好好办事……

这就是典型弄权之人的手段了。

……

……

宁瑾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诱引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白事先生 直播通灵:小祖宗她是三界独宠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网坛之数据天王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放弃白月光,村里的姑凉很迷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