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贡生 >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进方有退

第六百三十八章 有进方有退(2/3)

目录

你可以回去找刘健和李东阳谈。

我就当你是中间人,两面跑腿,作为我们谈判的传话人。

毕竟我张周跟内阁那两位见面不合适,就由你来充当使者。

我也能经得起等待,你们也放心,谢迁现在于牢中不会被刑讯,至于他的将来就捏在你们内阁几位的手里,你们想让他好过,还是不好过,全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

……

程敏政走的时候才意识到,张周现在也不可能做一只绵羊。

为了缓和关系而去帮谢迁?

这么高尚的事情,无异于在给自己挖坑,连他程敏政都知道刘健和李东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容得下张周,什么各退一步的……还不如直接谈条件,这似乎是替谢迁解决牢狱之灾最好的办法。

程敏政走之后,包间又有人进来,这次是孙上器。

孙上器是刚从永平府回来,风尘仆仆之外,还带着一股一往无前的气势。

“公爷,卑职已把这两年开销用度的账目呈递上去了,这次回京,就是带一批钱粮回去,说是内府和户部都给调拨,另外在您走这段日子,海港的大梁已经装上去,第一艘船已经靠岸过,将南方的一些物资运上来,又是一大批……”

“按之前的圣意,这批物资先留在港口用以调度之用,无须送来京师。不过现在各处都已经在问,来年开春之后的出海何时进行,还有要带多少钱粮兵马一起去,有商贾似乎也想跟船一起出海,有的已经在买靠泊的席位。”

“暗中透出风,说是一次出海需要给二百两银子,商贾那边仍旧是趋之若鹜,就算说涨到五百两,估计也有不少人想去……”

孙上器已经初步具备了当一个城主的气势。

作为锦衣卫千户,本身只是个武将,但因为跟张周时间久了,他开始对经济学还有管理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开始利用一些身边的资源,为修造新的城池和港口服务,属于张周跟地方上沟通的桥梁。

张周笑道:“那些商贾,大概只听说我们出海运了多少白银回来,以为是有利可图,所以都想跟着一起去。但要知道,在海外之地是没有什么贸易的,只有掠夺,也就是只有拳头够硬,才能把资源给带回来。白银、黄金,是他们眼中最值钱的东西,但在我看来,这些也不过是我们掠夺所带来的副产品。”

孙上器道:“卑职不是很明白,那到底要不要带商贾一起出海?”

“可以带他们去南洋,别的地方……他们愿意去,也可以,但也告诉他们,别死在船上。出海刨食可不是简单的走一趟,能熬得过旅途辛苦,还要熬得住异国他乡的瘟疫、战争,就跟他们说,愿意出资修筑港口的,有优先出海的权限,就好似之前分红的商贾,回头把那群人的红利给兑了,再找一批人进来,多造几条船,多铸几门炮……”

张周的造船出海大计,是从南京筹措钱粮开始的。

而当时所提的,就是给南方出资造船的商贾分红的权力,最初很多人也并不是为了分红而加入,毕竟都觉得出海捞得好处不现实,更多是出钱对张周的一种巴结,为了换取朝廷的支持。

但随着弘治十四年出海的顺利回归,海船带来了大批的金银和物资,让所有人都眼红。

张周要做的,就是让那些最先投资的人看到回报,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至于后面的人能获得多少回报,张周是不会做任何承诺的,但仍旧会有很多人出资,一头扎进来。

……

……

孙上器跟张周坐下来,把永平府的事跟张周一一说明。

“……现在钱粮调配什么的,基本都没问题,可就是……人少了点,最初那几千人,到现在有两三万人,还有大批的军户和百姓在往那边迁徙,可还是在一些行当上招不到人,尤其是出力的活计,现在所开的价钱很高了,永平府地方上能用的闲人都用上了,还是不够……”

孙上器说着,眼巴巴望着张周,“要不要跟陛下提,从旁的地方再调人过去?京营……或许也可。”

张周道:“港口相当于是一座新城,百废待兴欣欣向荣时,最需要的就是人,这点也不出我的预料。工期会延缓一点,目前看来也只能先这样。调人的话,本身不符合大明户籍的规则,只怕又会被人非议,回头让人到北直隶和山东等处,调一批人回来……另外辽东那边也会调人回来,女真人,以及朝鲜人……他们也会迁徙过来。”

孙上器问道:“会不会来不及?”

张周笑道:“这座城,或许要等几十年或是上百年之后,才体现出其价值,为何要急于一时呢?以目前移民的速度,如果再过个几年,你说人会缺吗?可能就是初期步子迈得太大吧。”

“是。”孙上器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只想送快递,你非让我入编? 诱引 一道鱼羊炙,蔡阑苦寻二十年 白事先生 直播通灵:小祖宗她是三界独宠 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 网坛之数据天王 萧峥陈虹执掌风云 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 放弃白月光,村里的姑凉很迷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