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我在大夏窃神权 > 第199章 赌注

第199章 赌注(1/2)

目录

玉京山,飞鹏空港。

“真是巧啊。”

何启功和崔玉互相看到了对方,意外之余又觉得情理之中。

两人的争斗,实际上是朝堂斗争在山铜府的延伸。

他们来天京的目的,就是为了拜会各自背后之人,如今拜会完毕,各自大佬皆有落子之意,自然需要他们回到山铜府布置。

“确实是巧。”

崔玉笑着点头,依旧温润如玉。

夕阳之中,飞鹏巨大的身影缓缓从天空中落下,带起的阴影遮挡住云塔之上的血色余晖。

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崔玉先挑起话题,“何兄此番来天京,可有收获?”

何启功负着手,看向崔玉,“见识了一番声色犬马,见识了风流人物,不知道算不算是收获?倒是你,那晚如丧家之犬般被赶下楼,不知道有没有收获?”

崔玉没有立刻回答,狂风卷起衣衫,长考之后。

他脑海中浮现当日周铁衣本欲以陈大兴扼制住王明义,最后陈大兴却放弃了一步登天,选择站在王明义身边的画面。

浮现出了那首能够雅俗共赏的千古名篇,压得满楼文华黯然失色。

然后认真拱手回答道,“确有收获,见识了非君子能言义,天下之人皆可言义。”

何启功不屑地哂笑道,“你还是如当年一样天真!这天下胜负终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说罢,何启功直接越过崔玉,走向已经完全降落的飞鹏悬梯。

······

周府,麒麟阁。

周铁衣,周铁戈兄弟端坐,胡文郎在旁陪坐。

时间和地点确定了,明日,五月初八,听潮楼,由右将军公正。

周铁衣先看向胡文郎,“那神秀你还打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没有?”

胡文郎露出苦笑,“您还真当我什么消息都能够打听得到啊。”

他想了想,说了自己知道的有用的消息。

“神秀从小聪慧,原本家里就居住在法华寺山脚下,七岁就能够熟读佛经,擅长绘画,被认为根性深重,所以很自然就被送入法华寺,成为了法华寺的嫡传,这其中也只知道神秀被一老僧收为嫡传,日夜临摹佛图得了机缘,领悟了法华三宝之一的《佛陀伏魔图》些许真谛,其余消息,外人无从得知。”

“不过从他的修行经历上,我倒是能够推测出他的一些手段。”

周铁衣兄弟颔首,示意胡文郎继续说。

胡文郎说道,“神秀以画入佛,画道九品至六品,分别是‘观形’,‘得意’,‘摄真’,‘聚生’。”

“他现在刚好五品,若是想要以佛法包容自身画道,那么自身画道绝对不可能高于六品,只有可能停留在六品之前的境界。”

知道自己弟弟对于诸子百家的手段不一定完全了解,周铁戈顺势给周铁衣解释了画道九品到六品的能力。

“画道九品‘观形’,擅长观察事物,把握细节。”

周铁衣对比了一下同样是‘探查技能’的商家八品‘通达’,商家八品更加倾向于揣摩人心,同时映照之法,已经有了一些玄幻能力。

但正是因为‘观形’不需要玄幻力量作为支撑,只需要认真体悟,观察事物,所以自己【篡神】权柄反而没有办法在自己穿越之初,蒙蔽秀儿的感官。

“画道八品‘得意’,画师能够将真意凝聚在纸张之上,他人能够观看画师的画,领悟了解真意,所以这个层次的画师,已经能够成为大家族的门客了,因为大量的武道秘籍想要传承,都需要画师凝聚真意。”

周铁衣回想了一下自己修行武道,是直接借用周家的祖先牌位领悟,但是阿大等人肯定做不到,除了老师手把手教授之外,武道观想图之类的东西必然不能够少,毕竟武道八品‘武道尊神’,就需要凝聚真意于心中。

甚至扩展来看,母亲给的那卷【五帝宝诰】上面的五帝真形,恐怕就至少出自于一位上三品画师之手。

“画道七品‘摄真’,画师已经能够形神具备,事物画在纸上,能够以假乱真,同时凭借着摄真之法,能够暂时控制敌人,而对敌人的观察越细致,得意越充沛,那么控制的时间越长。”

周铁衣笑道,“这么说来,我这段时间不让伱出去,还真是误打误撞了?”

周铁戈翻个白眼,“难道你以为我真是蠢货不成。”

“画道六品‘聚生’,这个时候画师已经能够聚集生气,让画中的事物半真半假,我就听过一个传闻,某位普通人需要换心才能够存活,一位路过的画师聚拢生气,给他画了一颗心脏,让他换心成功,当然我说的这位画师肯定不止六品境界。”

周铁衣听完了画道前六品的修行,又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转修他道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这个问题关乎自身武道,之前周铁衣一直没有时间询问,今天刚好可以顺势解答自身的困惑。

胡文郎看向周铁戈,周铁戈示意胡文郎解释。

“其实绝大多数的修行者,不是出于特殊的原因,都会选择一条大道而行,不会选择转修他道。”

“转修他道有三个难点,第一,你需要找到两条道路共通的那个点,作为两条道路嫁接的桥梁,别看我们说得很容易,但是中品之后,各条道路都已经开始练气练神,转修出错,没有找到那个共通的点,轻则损气伤神,重伤不愈,重则大道冲突,殒命当场。”

“神秀能够以画入佛,是因为他已经有一条完整的【佛陀伏魔图】道统摆在眼前,而他之所以愿意走以画入佛的道路,也正是这样能够更好的领悟,继承【佛陀伏魔图】道统。”

周铁衣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这么看来,无论是以武入兵,还是以武入道,对于自己都没有什么额外的危险,因为前面的危险已经被大量的前人用生命探索过了,所以留下一条安全的道路。

“第二,转修若是以小道转大道还好说,相当于增益自身根基,但是以大道转修小道,那就几乎是自绝前路,以小道转修小道,更是凶险莫测。”

“何为大道,何为小道?”

周铁衣认真开口询问道,即使他心里面已经对此有大概的猜测,但是修行之事,虚心问清楚总归是好的。

胡文郎笑道,“自然是出过一品,出过圣人的是大道,其余百家,皆是小道。”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且不说以武入道,以武入兵乃是一条堂皇大道,就是儒释道三家也几乎可以相互转化无碍,又因为人多,各个阶段的转化方法,要领都已经被前人探索过,并且留下相应的修行之法。”

“但是以儒释道转化成小道,就比如儒家很多六品修行者,无法立言,立德,立功,就会尝试转修小道,来突破上三品,只不过几乎进入上三品的同时,自身的修行就已经走到头了,因为这条小道的尽头,就是三品,除非以后有机会,重修大道,转回正途。”

当初车文远就是找不到立言的机缘,才想着转修棋道,先证得三品。

“而儒家七品‘修身’,可以在这个阶段兼修几条小道无碍,所以儒家看似上三品难入,但是属于儒家的上三品人数却很多,甚至超过佛道。”

原来是这个逻辑。

听胡文郎讲完之后,周铁衣大概明白在修行之道上,为什么儒家强势了。

简单来说,就是上限高,可转职多。

对于绝大多数人,甚至传承几百年的家族而言,三品已经难能可贵,就算转修小道之后,前途渺茫,但也完全值得,并不是每个人修行,都觉得自己有希望证道成圣。

“第三,转修他道之后,几乎绝大多数人都需要再从头修一遍转修之道的基础,避免根基虚浮,这几乎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给周铁衣陈述了转修的优劣之后,胡文郎继续说起了神秀和尚,“神秀就算天资聪颖,同时又从小领悟佛法,但他年龄摆在那里,就算转修,也绝对没有时间将法华寺佛家的根基补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2002:开局获得姜闻卡牌 诸天:每一个宇宙都留下了我的传说 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华娱之我在圈内当大佬 型月,人类爱模拟器 援藏干部:我从基层步步为营 北齐怪谈 京眠沉溺 三兴季汉 贤妻孝媳重生后,摆烂不干了
返回顶部